Bamboo Knowledge Base
竹知識庫Bamboos in everyday life
field:Info. Sharing / Date:2018-05-14
摘錄自臺灣竹會電子報雙月刊(2014-2016)
原著/許立杰、陳高明、陳新布、張永旺、林宏真、李綠枝、姚仁寬、林雅茵、林昌慶、吳欣蓉、劉聰慧、展開設計、陳淑燕 摘錄整理/林雋雅
竹子與我們相伴已有數千年歷史,食衣住行育樂中總是可以看到它的身影。竹筍為食材,竹葉為包材;竹編、竹雕製工藝品、竹纖維衣飾、竹製樂器、竹日用器物、生產工具、建築材料、交通工具、武器、宗教器物、玩具、節氣活動等,運用極廣。而竹子獨特的生物特性具有水土保持、防風、調節氣候、淨化空氣、減少噪音和為其它生物提供生存環境的功能,能保護和美化人類的生活環境。物質文化之外,竹的精神文化更是豐富而多元;竹之挺拔、常青不凋之色以及竹的摇曳之聲和清疏之影,常常為文學藝術所取材。常被人們喻為象徵虚心、高風亮節、耿直、堅貞、思念等情境和思想依附於竹意象、呈現清新淡雅、幽静柔美的特徵。
一、淵遠流長的竹工藝
臺灣竹藝的發展,可追溯到原住民及移入漢人就地取材製作實用的日常用品開始。
十六世紀漢人來台墾拓,至十八世紀初達到最高峰,在眾多移民群眾中,不乏帶來生活必需的種苗與家禽,其中最賴以為生的就是竹種。古諺云:「竹子是上帝送給窮人的禮物」,可以想像竹子在人類物質最缺乏的時代,透過巧思與技藝,發展出無限寬廣的用途。清朝光緒初年,即有台南竹仔街、嘉義竹街、鹿港竹篾街等市集的存在。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後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由於竹藝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日本的竹藝風格對臺灣竹藝的發展具有啟發性的影響。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各國積極發展經濟,國際市場對東方竹製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日本、臺灣都積極拓展外銷市場。民國三十九年左右從業者激增,本省竹材加工業約有二萬人從事生產,尤以台南縣之關廟地區,從事竹業者多達百分之七十。台南縣往昔以農業為主,生活節儉,因此在農忙之餘,做些家庭副業,乃就地取材,「長枝竹」是最好的夥伴,可將它變化成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如花籃、水果盤、扇子、提籃、筆筒;以及小飾品,如竹蝦、聖誕鈴…等。顏水龍教授稱此地居民視竹工為全鄉性之農家副業,不需設立工廠,在大廳、走廊、院子、甚至路旁、樹下,只要一張小竹椅坐坐,到處都可以工作。
從農具到生活藝品,竹工藝產業在1960~1980年代蓬勃發展,對臺灣的經濟成長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隨著經濟發展、生活形態的改變,竹製品逐漸被其他產品所取代,再加上土地成本與工資的上漲,勞力密集的竹材加工業因而逐漸喪失國際競爭力,竹藝產業逐漸衰微。
危機亦可為轉機,1995年後,業者開始積極開發設計新產品、建立品牌,揚棄代工、量產外銷的慣性迷思,以臺灣在地材料──桂竹、孟宗竹等來開發設計精緻的藝品來建立臺灣竹藝的品牌特色,提升竹藝產品的附加價值。或者開闢竹文化園區,推展竹的生態、竹與生活、竹藝生產的解說或竹藝DIY的體驗,提升文化創意產業的價值。
二、食衣住行用竹子
(一)食
竹子的幼芽叫做「筍」或通稱竹筍。臺灣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筍,三月盛產劍筍、四月之後,桂竹(4~5月)、烏腳綠(3~10月)、綠竹(5~10月)、麻竹(4~10月)等各種竹筍輪番上市,十二月至次年二月,是孟宗筍(冬筍)的產季。臺灣特產綠竹筍以鮮嫩聞名,口感爽脆、清甜,是仰賴先天溫暖濕潤的氣候,加上竹農技術研發改良,如今走上國際舞台,在高端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竹筍有著豐富的纖維,吃筍有助於腸胃蠕動,而且熱量低。俗語「竹掃把掃馬路,竹筍子掃腸肚」,指竹筍可做腸道環保。
(二)衣
秦漢時期人們就開始利用竹子做衣服、竹皮冠(劉氏冠)、雨具,到現在還使用斗笠,甚至是防雨用的竹鞋和竹傘。近年竹纖維在國際市場上受到青睞,竹纖維是指從自然生長的竹子中加工提取出來的纖維素纖維。目前,紡織用竹纖維按照加工方法不同,分為竹原纖維、竹漿纖維和竹炭纖維三大類。當中竹原纖維是繼棉、麻、毛、絲之後的第五大天然纖維,有良好的吸濕、透氣、抗菌、除臭、防紫外線的功能,且產品能100%生物降解。竹漿纖維和竹炭纖維則屬於化學纖維,也具有竹纖維功能特性。
(三)住
竹材具有堅固輕巧和取得容易的特性,在鋼筋水泥還未盛行的時代,竹子是一般平民百姓們的房屋建材。臺灣傳統「竹管仔厝」的主樑,通常使用多年生的孟宗竹、刺竹、或麻竹,用榫接及竹釘固定。竹屋的編竹夾泥牆則用竹片編織成後,再敷上泥土外表抹上石灰而成。門窗則採竹片編成,而柱腳用土或石頭加強地基以保堅固。
隨著生活型態轉變,「竹管仔厝」已成昔日風貌。同時,居住在水泥叢林裡、面對各種環境問題的人們,再次看見竹材料在現代的應用潛力。竹子作為重要的木材替代品,結合傳統經驗與新技術,可成為低碳建築的材料。國內外均可見以竹材為主的大型公共建築案例(如圖一、圖二)。世人對竹材的耐久與安全性存有疑慮,雖然竹子有其適用限制,例如無法做到防火建築、形狀成為設計上的限制等等,但其實竹材經過適當安全的保存處理,強度可達鋼材的70%;竹接頭設計改良能有效發揮竹材特性,減少容易損壞的缺點;加上合宜的深出簷等設計,建築壽命可達30〜50年。且經過系統化設計的竹構造工法,具備施作容易、造價平實的優點,能有效擴大應用面。
圖一、臺北客家公園農工藝市集竹夢地景
圖二、運用亂編技法製作竹編天花板,呈現既傳統又創新的竹工藝,當陽光透過竹皮編織屋頂,創造自然光影,可協助整體氛圍的提升,也營造出一段自然材料與友善建築的美好對話。
(四)行
臺灣是一個四面環海,漁產豐富的島嶼,島內特殊地形並不適合大船航行。由於竹材取得容易,自古以來全島皆盛行竹筏。竹筏通常使用刺竹或麻竹。刺竹肉厚不易開裂,但麻竹比較容易處理。竹管徑越大越好,因為裡面的竹節一段段,就是產生浮力的空氣包,竹管徑越大,浮力就會越好。
竹筏的堅固性與竹子本身的耐腐及防裂有關。以前人如何做到竹子防腐呢?竹子裡的糖分或澱粉是菌類或蛀虫愛吃的東西。防腐第一步,就是要將竹子裡面的糖分弄出來。竹子為了保護自己,有一層非常緻密的纖維組織,就是光滑的竹皮。為了將糖分洗出、同時減少硬度較高的皮層成為竹管開裂的應力集中點,製作竹筏時需要先將竹子去皮。
接著處理的方式有不同的可能,包含去除糖分和烤彎。西岸作法是先烤型後再埋入海邊砂地去除糖分,東岸作法是先浸泡去除糖分再烤彎。將竹子尾端烤彎可使筏頭起翹,烤彎整型是運用槓桿原理,以鐵絲圈做輔助工具,從筏頭向筏尾方向逐次移動尺餘逐段烘烤彎曲,同時調整竹身原本不規則的彎曲使直,最後用浸了冷水的布為烘烤處降溫以定型。有關去除糖分的原理,推測是浸泡過程茵類會吃掉部分軟組織,留下空隙讓水容易進出,水將部分成分溶化帶出,最終留下纖維為主的組織。如此除可減少蛀虫,在竹筏下水後拖上岸時亦可以很快讓竹本身乾燥,減少發霉的機會。海邊埋砂則可能是因為要將竹子浸泡在海水裡並不容易,同時會被海浪沖走等因素,而發展出的手法,埋砂之地方應會有海水滲透進入,也許利用漲退潮原理,讓竹材浸泡吸海水、再釋出,成為洗出糖分的流程,同時有砂層保護,不會受到環境突然變化影響而品質受損。
用藤來作編結,再加上必要之木結構及漿等,就可完成一個竹筏。新竹結筏半年後藤皮差不多爛掉需要更換時,要再作進一步的竹材耐久處理。工序的第一步是先補消竹腳的地方。消竹腳即竹子的裂痕,鄰竹節前後最易發生。有裂痕的竹子會以桐油灰修補,方法是先以鑿刀將裂痕處鑿出一條淺溝,裂痕位於淺溝中央,淺溝深度約為竹壁厚度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將青銅線彎成ㄇ字型如訂書針,寬度以恰可塞入淺溝為準,釘入竹肉,其目的在控制裂痕不使繼續擴大。最後將桐油灰塞入淺溝後抹平,即可防水。接著為使竹材具有防霉抗菌的能力,以小團布沾取薯榔原汁擦拭於竹身表面,待乾後,再以布沾取經適度煮過的桐油在竹身上推抹即完成。
從竹筏的製作過程中,我們可以知道許多過去累積的竹智慧,可以將之應用在其它的製程上,或再找出一些新的知識來。
三、再現竹生活
(一)實用美學:庭園意境與蚊蟲防治
竹子在庭園設計中以不同角色出現好幾千年,從宗教到詩人對竹子寄情如「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及宋代詞人蘇東坡說過「不可居無竹」、「無竹令人俗」。園藝表達如藝術,可以讓人在空間內,領略到什麼?竹子在日式庭園扮演重要角色,一個可以讓人回味無窮的美感材質,需要透過歲月洗鍊呈現出一種順乎自然、不刻意造作的「澀」之美感,乍看不會吸引你的目光,但是會以自然韻味慢慢散發出一種素樸精神,與茶道主張「忠於材質本性,呈現樸素品味」的精神意境相通。因此在茶室、日式庭園處處可見竹子蹤跡。
竹子推廣要從多方著手,園藝領域可從日常生活功能性著手,例如庭園多蚊子,用殺蟲劑噴灑,卻越噴愈多,因為蚊子死了,蚊子的天敵也死了,而夏天蚊子5到7天下一代就孵化,但蚊子的天敵要多好幾倍時間才可以達到原有數量。有人說用寶特瓶加糖水酵母可以吸引蚊子,試驗效果卻不顯著,但它觸發ㄧ個靈感:竹子的澱粉及含醣很高,而所有的昆蟲多喜歡醣份(所以竹林白線斑蚊特別多),因此可用竹子的特性吸引蚊子產卵:竹筒內的澱粉遇水會發酵,蚊子對這個產房情有獨鍾,在庭園放一些產房,讓蚊子產卵,3至5天把水倒掉,效果很好。只要讓蚊子下一代減少,其餘交給天敵就好了。用完的竹筒還可以埋入土壤,變成樹木通氣孔,讓樹木不會因學生踩踏而窒息。
(二)竹文藝復興
竹子與我們相伴已有數千年歷史,食衣住行育樂中總是可以看到它的身影,竹文化深藏彼此心中,它的質樸溫潤照亮了生活,但隨著時代演進卻慢慢從身邊消失,塑膠產品大量使用把我們幾千年竹子編織傳承的技術逐一取代。如何讓竹文化重新回到你我之間?以下簡介幾個實踐案例,希望有更多人投入這個議題。
1. 篁城竹簾文化館
篁城竹簾傳承三代,歷經竹產業興衰,成功經營至今、行銷海外。第一代創辦人莊仕勳老先生在日據時代走遍全省產竹地區,從事竹業買賣,發現尖石五峰的桂竹品質最好,因此定居竹東開設新東竹行。第二代接班人莊文勇先生將竹與紡織結合,於民國71年改組「篁城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細緻的竹簾,外銷客戶遍及五大洲。更在竹東開設竹簾文化館,配合學校教學介紹竹子生態和加工過程,搭配竹遊戲、竹樂器以及竹簾DIY,透過體驗讓新世代了解竹子的價值。莊文勇先生同時也輔導原住民在部落組織生產合作社,以愛護竹園的心態維護管理竹林,每年擇伐4年生桂竹、清除雜樹枯竹增加竹園陽光。如此可讓隔年竹筍產量增加,每年有固定收入。更鼓勵原住民自產自銷,一台發電機、一台電鋸、三萬元就可以幫原住民創業,業者也可以取得優質竹材。第三代傳承者莊博惠,致力於開發國內網路與零售市場,結合設計理念包裝整體形象,於工廠旁規劃竹簾概念館,展示竹簾商品,將竹簾帶入生活。
2. 太極美地國際竹藝創作營
2014年南投縣政府主辦「太極美地國際創作營」,透過國際創作營的舉辦喚起臺灣人民對竹工藝文化的記憶,並藉由與國外竹工藝創作家的交流,拓展臺灣竹工藝產業的視野。
活動邀請國內外竹設計藝術家於竹山文化園區創作四件大型竹裝置藝術品「日」、「月」、「山」、「城」,並在期間安排研討會與體驗課程與大眾交流。系列主題活動包含「森活竹旅」竹藝工作坊交流分享會,國際團隊分享澳洲大型裝飾藝術的創作過程,國內竹編大師-張憲平、徐暋盛、葉基祥、邱錦緞等也不吝分享藝術創作經驗;以及「知竹藏樂」竹藝研討會,邀請青竹文化園區、大禾竹藝工坊、陳高明老師、蘇素任老師等專業人士,分享產業生態及品牌創新經營理念;最後「竹夢踏實」帶領大家製作「樂樂鑽」、「竹手槍」等復古童玩,將參與者帶回十幾二十年前的古早臺灣,體會古時的農村風情。
3. 頑竹‧玩竹──金興社區竹作工坊
金興社區‧枋寮部落約有250年歷史,為平埔西拉雅族群的大武壟族系。於2009年莫拉克颱風面臨廢村危機,在政府及社造團隊輔導下,改變居民價值觀,年輕一代開始積極投入文化尋根及社區營造。
金興社區鄰近山坡地竹林甚多,竹筍一直是社區重要的經濟產物,竹材則以刺竹、麻竹及長枝竹為主。藉由「高雄厝在地材料與技術操作工坊」計畫,開始進行竹藝技術薪傳的工作,以課程研習、小組討論及技藝觀摩等方式,導入環境美學、創意思考及創新技術的竹作觀念。第一階段發展竹構技術,以「遮」與「覆」為主要功能,發展高雄厝戶外輔助建材組件;第二階段以「妝」與「飾」為主題,提供作為高雄厝室內裝修套材,同時將前二階段試驗成果進行量產評估,作為社區新興產業可能性的準備。第三階段以「玩」與「藝」為訴求,帶動社區文創產業發展。計劃期間,社區居民重拾對竹子的情感,自主性地從記憶中重製先民竹器,集數代村人智慧,創作出足以炫人的手藝竹器,為社區文化產業的明天透出了一線曙光。歷經一年部落完成動員,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社區轉型,除了以竹藝發展作為社區主體特色外,秈稻及紅藜的復育,山區原生有機風味餐、賞鳥賞螢生態探索等觀光資源的開發和社區參訪組合也同步進行,老社區新生命,預見一片蓬勃生機。
4. 曲水流觴‧一茶一會
(主辦單位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技術組陶工坊 展場空間規劃設計單位展開設計)
「曲水流觴‧一茶一會」藉由九組精采作品,重新演繹臺灣的茶文化,創作題材內涵從對於美的展現,轉而思考人與空間、自然關係的鏈結。當中包含四組以竹為構材的作品:
「隱樂織間」禪宗思想將房屋,視為身體暫時的避風港,而身體恰如原野中的一座草屋,以周圍的草桿集束而建,哪天散落開來時,又回歸、隱沒於原本的荒蕪之中。延續此一本質,創作者思索以竹材搭建一座靜謐的茶人空間。竹管猶如由地表長出般展開,孕育成流動的葉脈屋頂,順著葉脈的流線,進入只屬於來客者的秘密空間,在這裏可以褪去外在煩憂,如純真且富創意的孩子般,帶著初心,享受由動至靜的靜謐氛圍。
圖三、隱樂織間
「築‧杯」以漂浮、滲透做為發想,展現不同的茶空間交流方式,在材料選擇上,使用南投在地的竹子,將竹筒比擬為茶杯,成為構築茶空間的單元基礎。透過泡茶步驟的轉化,從茶葉進入水中的姿態作為行為的主要構想發展;以「人是茶葉,空間是水」為軸,將空間是容器,容器盛裝茶水,發展出多樣進入茶空間的動作,象徵、體驗茶葉結合於水的過程變化。
圖四、築‧杯
「竹茶」創造讓情感聯繫的休閒生活空間,讓民眾回憶起臺灣最初的茶文化。泡茶注重的就是過程,人際友誼最重要的也是過程,水倒入壺中與茶葉融會在一起,就像是人與人的交流,因此以「人是茶葉、茶屋是茶壺」為設計概念。
圖五、竹茶
「竹篷」原始構想取自臺灣傳統竹筏。在竹管組成的筏身之上,以竹為骨幹撐開輕盈的布料為幕,透過竹的曲線感來烘托表現篷帆迎風飛揚的意象。
圖六、竹篷
5 . 一體成形Sanku魚筌,化身為凝聚心靈能量的現代燈藝
回歸自然,找回原味!有什麼特質是當代社會所欠缺與渴求,卻是原住民生活本身就具有的呢?看見部落工藝中原材質的處理和素樸工藝的重建,欲找回原有生活價值以及對應環保自然的現代性!
早期原住民部落工藝多是緊隨著狩獵、漁獵與農耕生活,由環境中採集、處理及製作產生,傳達原民祖先對自然節奏的了解以及使用工藝材料的智慧,並形成與區域環境連結的工藝特色。具有生態智慧及素樸美感的工藝方式,讓人再度回到自然山野,與森林、植物為友。竹子、黃藤或處理樹皮等直接運用植物纖維的古老編織方法,保留原材質特性與個性的生活工藝,除了能恢復和延續古老工藝文化之外,在當代的時空中,更能展現地域特色與個性創意,對應出素樸、單純、簡練的特質以及綠色環保的現代思維!
百年前由宜蘭被迫遷徙至花蓮東海岸新社部落的噶瑪蘭族人,有一套素樸環保的飲食與捕魚方式!特別在大雨之後,在急湍溪谷中放置捕魚蝦的Sanku魚筌,多半以成熟而皮肉厚實的刺竹或麻竹簡單剖削製作,由竹管的一邊切剖出許多勻稱小片,再用黃藤圈圍撐開與固定肚腹,但竹管另一端並不切開,只打通內部的竹節,於其後接魚簍,形成開口朝向溪水上方,承接溜進魚蝦的環保魚筌。
由繪畫進入纖維藝術創作的陳淑燕,因為喜愛大自然和原住民文化而來到東海岸部落,以編織的能力投入部落工藝的發展。2007年開始一系列與部落耆老工藝師合作,將噶瑪蘭族Sanku魚筌創新運用為生活燈藝與空間景觀;用創作的方式來延續這項工藝文化與精神,保留材質與技術,而將功能轉變,創作一系列具有現代生活功能與藝術美感的造型燈藝。魚筌具有捕捉及保護的意涵,和創作者原本持續關心的人的內在、孕育的空間相連結!於是讓捕捉魚蝦的漁具化身為捕捉心靈能量的容器!10多年來在台灣、美國、加拿大、香港、立陶宛、中國等地,參與多起國際展覽、駐村與交流。
除了藝術實踐,作者更期待揉合部落工藝技術與協力團隊,創造相互學習成長與激盪的合作默契,進而參與研發。2014年起和噶瑪蘭族竹籐編創作者杜瓦克‧都耀成立<光織屋>-巴特虹岸手作坊,結合部落工藝師持續將具有原質精神的Sanku竹藤編魚筌做各種嘗試和研發,並融入陳淑燕擅長的樹皮布、草木染、手造紙等古老手藝和在地素材,創新運用為簡樸溫暖的當代藝術創作、生活燈藝與空間環境裝置。
期待以簡樸美學為基礎,為部落、為現代人找回自己與內在自然靈魂連結的<靈魂之光>。
圖七、森林系列-原來台灣
圖八、小魚簍燈-森林系列-原來台灣
圖九、漫遊者之屋-刺竹,黃籐,樹皮布
圖十、沉睡的呼吸-刺竹,黃籐,藍染,布(一)
圖十、沉睡的呼吸-刺竹,黃籐,藍染,布(二)
圖十一、精靈的華爾滋-烏葉竹,黃籐,樹皮布,草木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