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級化說明


   「六級化產業」一詞源自於日本,而命名的由來,始於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今村奈良臣於1990年代中期的研究,他發現日本農業生產的初級產品,輾轉販售至消費者手上時,未經加工的部分利潤僅占20.7%,而有53.2%經過加工、28.5%透過外食業者處理,也因此大部分利潤均被轉移到農業以外的部門。如果要讓農產品的附加價值能回歸農事者,農業經營就有必要納入二級、三級產業部分,提高初級(農產)產業的主體性。有鑑於此,今村教授提出「六級化產業(1x2x3=6)」觀點,其目的正是希望把農產品附加價值留存在農業地區。

   「六級化產業」措施之目的,在於引進產品加工(二級產業)及行銷服務(三級產業)層面的經營思維,激發多元創意,將地方的卓越農業資源予以整合活用。如此一來,傳統農村所能觸及的市場規模就會擴大,經由生產、加工、販售一體化提升附加價值、增加就業,從而促進地區活化與再生。